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培养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由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日报社21世纪教育传媒支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承办的首届“高教社· SSTTS杯”全国读报与国际传播能力大赛于2022年6月21日下午迎来

由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日报社21世纪教育传媒支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承办的首届“高教社· SSTTS杯”全国读报与国际传播能力大赛于2022年6月21日下午迎来了最终的巅峰对决。本次大赛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爱好读报的社会人士,不限国籍,旨在培养我国大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跨学科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具备各领域国际交流能力、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次大赛形式新颖,为国内首个将读报与国际传播相结合的大型赛事。初赛收到了来自全国近80所高校的5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作品,此外,大赛还收到了部分社会人士和留学生投稿。经过初赛评委严格筛选,最终30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本次决赛由选手根据事先抽签确定的新闻内容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由评委从分析论述、篇章组织及展示效果、知识创新和语言表达等四个维度进行评分。选手们一一展示后,评委对大赛进行了点评:颜静兰教授首先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提出了肯定,接着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指出读报最重要的在于对现象和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而非一味地陈述。张健教授指出这次读报大赛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场头脑风暴的盛会,英语也不再局限于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大学生们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体现;相较于传统阅读,本次大赛通过读报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新颖有效之举。邵军航教授从语言学角度阐释了阅读的重要性,并表示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读书读报的现实意义在于将个人的思维和精力从娱乐社交转移到阅读和学习上;同学们能够通过读报以语言为工具,将国内外文化“引进来,走出去”。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经过激烈的角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徐嘉荣获特等奖;深圳大学的张颖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沈津雯、东华大学的刘圣婧、福州大学的张鸣阳、深圳大学的何蔓葶、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沈佳宁、上海交通大学的马银炫、曲阜师范大学的赵茜、华南师范大学的陈梦瀚9名同学荣获一等奖;上海健康医学院的王珺、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的雪莉(Faith Nyandoro)、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陶海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黄浩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田家茜、曲靖师范学院的陈逾茳、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邹安萍、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杨毅、暨南大学的叶潸、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赵亮、华东理工大学的顾怡婷、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柯幸妤、上海交通大学的李艾泽、深圳大学的司徒嘉林、南开大学的陈思敏、西北政法大学的王雨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娄璐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叶芝伶、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的李晴晴、浙江工商大学的常俊20名选手获二等奖。大赛还评选出三等奖70名,优胜奖若干。上海交通大学戴融融老师、东华大学杨丹老师、福州大学钟晓文老师、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顾海悦老师、上海健康医学院阮俊斌老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陈豪老师、云南曲靖师范学院高云柱老师、曲阜师范大学彭芳老师等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集宁师范学院、曲靖师范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成都东软学院等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受邀参加此次读报大赛决赛的评委有:上海市外文学会副秘书长、华东理工大学颜静兰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邵军航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温建平教授;特邀嘉宾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事业部综合业务部主任毕永军先生,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资深翻译家翁国强先生,上海市科技报高级编辑王阳先生,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副教授高云柱副院长,上海健康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副主任沈军老师等。

毕永军先生介绍道,本届比赛将《中国日报》与高等教育出版的《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结合,以提升国际传播胜任力为基础,夯实了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国际交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在民族复兴进程中承担起外语专业的新使命,充分体现了大学生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能力。毕主任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世界,去感知、发现和总结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进而在文化差异比较中,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特色,从而坚定自我认同,确立文化自信。其次,随着了解世界的深入,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不同的世界观,可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更有效而得体的沟通和互动,进而培养求同存异的能力,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素质和能力。此外,文化差异的比较,会促使我们更深层次地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中国的国情,因而,能够更好的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通过活动的举办,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关注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将提升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zonghexinwen/2022/0623/2042.html

上一篇:咸阳职业技术学院3项教学成果荣获陕西省2021年高
下一篇:河南将实现本科院校省辖市全覆盖 力争高等教育

高教学刊投稿 | 高教学刊编辑部| 高教学刊版面费 | 高教学刊论文发表 | 高教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