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这个“东部高教塌陷区”,终于要绝地反击了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钱穆先生在《论中国历史精神》中写道:“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般,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 山东,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万事师表”的孔孟故里

钱穆先生在《论中国历史精神》中写道:“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般,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

山东,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万事师表”的孔孟故里,这片土地上有四五千年的社会发展史,文物古迹及历代名人众多。

如此深厚的人文基础,让教育在山东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对高学历的执念,有渊源,也有无奈

说到山东特产,除了煎饼果子、青岛啤酒、东阿阿胶,榜上有名的必须还有山东学霸。

不少人有所耳闻山东高考的“地狱模式”,最夸张的传闻是,山东某中学学生只有两种作息时间,一种是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另一种是隔一天才睡一觉。

不仅如此,据中国考研网统计,2019年山东省考研报名人数突破25万,比去年增加4万,涨幅创历史新高。在许多研究生群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你的研究生同学来自山东啊?好巧啊,我也是。”

在中国的高校里一直流传着关于“考研基地”的传说,全国闻名的四大考研基地,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都在山东。

修最晚的自习,考最高的排名,这大概是许多山东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山东这么能出学霸?为什么那么多山东学生选择考研读博?

毋庸置疑,山东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顶尖的,学习态度也是极为端正。可藏在这背后的事实,可能更多是无奈。

山东是孔儒文化传承地,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闻名,信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8年,山东本土求职招聘网站齐鲁人才网就曾面向省内1万名2019届本科毕业生发布问卷。可以看到,这两年山东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明显降低,有53.23%的毕业生将考研视为第一选择,更多的毕业生选择考公考编。

网传“山东人不孝有三,不考公、不考研、不考编”。

“体制内的男生相亲时简直像家里有皇位继承一样。”

虽然这都有一定夸张的成分,但足以见得好好学习,然后凭借一份高学历考取体制内的工作,已经成为很多山东人的自觉行为。

山东人好学,除了文脉渊源,现实的原因,更为严峻。

据中国教育在线的数据统计,2015年至2019年,每年山东省的高考报名人数稳定在50-60万左右。2019年山东省的高考报名人数仅次于河南、四川和广东,是生源大省。

然而山东的高教资源,似乎并不能满足本地考生的需求。

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山东省共有70所本科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甚至超过北京、上海、广东。

其中,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为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总共也才42所一流大学,除了北京和上海,其他省份至多也就2所。可以说在顶尖学校这个层面,山东和江苏、湖北、陕西等一起,稳坐第二梯队的位置。

尤其是山东大学,山东省的门面高校,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高居第22名,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而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山东大学共有51个学科上榜,数学和护理学学科,都位列全国第二。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山东大学共有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等8个A类学科,其中数学为A+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为A学科。并且数学和化学均为双一流建设学科。

然而,山东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仅有一所中国石油大学,这个数量远少于上述提及的那些“高教强省”。此外这三所高校均为教育部直属,山东省省属大学全军覆没,没有任何一所进入双一流。

从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情况上也看的出,山东仅有3所高校进入百强,而101-200强的高校也只有9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比例并不高。

山东高教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数量少,也不缺好学校,而是缺乏合理的梯队。高教资源极度不平衡导致的严重断档,导致这三所“双一流”成为了“全村的希望”。

高考拼命考。没考上,大学在考研神校再读四年“高四”,考研继续考。

尊师重教,可能不包括高教?

主观上的重视,客观上的僧多粥少,山东学生们从小挑灯夜战,只为了在这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路。

刻苦拼搏之余,难免会有对严峻现实的不满。于是“山东已沦落为高教废乡”,“再这样下去,挖掘机就成一流专业了”等言论尘嚣甚上。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zonghexinwen/2020/0914/582.html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一)|山东高等教育“大道
下一篇: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

高教学刊投稿 | 高教学刊编辑部| 高教学刊版面费 | 高教学刊论文发表 | 高教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