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简介: 李立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 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特征就是进入到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

作者简介:李立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

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特征就是进入到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拟在总结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特征,并结合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来分析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取得的历史性进步,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正在由追赶型、被动型的模式转向主动型的发展模式。

一、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两种模式

从总体上看,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大致分为发达国家模式和后发国家模式。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以欧美和日本为代表,高等教育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是在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在高等教育投入的生均水平较高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而逐步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扩张也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相适应,实现了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高等学校多样化。这种模式可以看做是自然演变发展的、主动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普遍是在人均GDP水平较低、高等教育的生均投入水平较低、并主要是社会和政府推动的背景下,以较快速度实现了大众化,出现了高等教育的所谓跨越式增长。高等教育发展只是注重数量增长,缺乏自然演变发展的历程,高等教育结构传承了精英阶段的特征,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并不显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脱节。这种模式可以视为被动型的、追赶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

1.发达国家主动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是在人均GDP具有较高水平,在较长时间段内实现大众化进程;后发国家的追赶型模式是在人均GDP较低水平上,以较快速度跨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用数据衡量的话,到底在人均GDP达到什么水平时,就会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世界各国并无一致的标准。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国家,1940年,在美国人均GDP不足2000美元的时候,其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5%,1970年,在其人均GDP约为5000美元的时候,就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毛入学率为49.9%)。许多研究者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设想,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会普遍按照美国模式预演。但是,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却呈现出与美国不同的路径。在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30%左右的时候,欧洲仍保持精英教育模式,只有不到5%的适龄青年进入高等院校。只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才逐步实现了大众化。英国在1970年人均GDP为2223美元时,其毛入学率为14.4%;法国在1965年人均GDP为2095美元时,其毛入学率达到了14.2%;联邦德国在1970年其人均GDP为3087美元时,其毛入学率为13.4%,基本接近大众化的水平。欧洲几个主要国家在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时,才逐步实现了普及化。2006年法国人均GDP为美元,毛入学率达到56.2%;英国2006年人均GDP为美元,毛入学率达到59.3%;德国2006年人均GDP为美元,毛入学率超过50%,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处于追赶状态,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GDP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大众化和普及化。阿根廷在1970年人均GDP为1318美元的情况下,毛入学率达到了14.2%,2000年其人均GDP为7703美元,毛入学率达到了53%,其后不断发展扩张,到2009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71%,而其人均GDP仍为7665美元。智利、乌拉圭、秘鲁等国从大众化步入普及化中期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时,还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秘鲁2001年人均GDP为2056美元,其毛入学率达到了32%,其后一直缓慢发展,到2006年人均GDP为3312美元时,毛入学率达到了35%。智利在1998年人均GDP为5278美元时,毛入学率为35%,到2009年人均GDP达到美元时,毛入学率达到59%。巴西2000年时人均GDP为3700美元,毛入学率达到16%,2005年人均GDP为4723美元,毛入学率为25.5%;印度在2006年人均GDP为826美元,毛入学率首次达到12%,开始向大众化迈进;印度尼西亚在2000年人均GDP为773美元时,毛入学率达到了15%,到2009年人均GDP为2273美元时,毛入学率达到了22%。

2.发达国家的主动型大众化是依靠较高的高等教育投入作为保障;后发国家是在投入水平较低,特别是部分国家财政投入较少、主要是依靠社会投入增加来支撑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职能的扩展,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投入可以分为政府财政性投入和社会投入(包括学费、捐赠等)两个部分。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zonghexinwen/2020/0820/415.html

上一篇: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0% 6成适龄人口无法进入
下一篇:四川农业大学畜牧学科喜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