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成就及对“双一流”(4)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改革作为第一动力、创新作为第一引擎,不断变革高等教育发展与管理的质量观。更加

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改革作为第一动力、创新作为第一引擎,不断变革高等教育发展与管理的质量观。更加注重在扩大对外开放和高校内涵发展中融入本土元素、彰显中国特色、培育质量文化、服务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将高等教育的中国理念带入世界教育中心。

10. 教育科学持续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学的持续繁荣,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从专业向学科的发展、学科门类不断丰富、学科外延广泛扩展、学科定位更加精准、多学科群协同创新建设稳步推进。与之对应的教材建设由“一本书籍统天下”向“知识、素养、能力”三位一体转变。图书馆建设也以服务学科建设为宗旨,在功能及资源上持续扩展。此外,教育科学的持续繁荣,也体现在教育科学研究走出课堂、实验室,走向基层。在“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需求下,为繁荣发展教育科学,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在工作中更加尊重学术发展规律,通过严格把控选题导向、不断提升科研质量、大力倡导成果转化、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完善调整工作机制等内容,增强教育科学质量管理规范性,为加快培育出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科研成果提供全方位保障,激发各要素活力。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建设特色专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着广泛而深远的作用,带动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教育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国际经验和我国社会发展需求为重要考量,促进了资源建设和深化应用,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提供原始动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科学的繁荣发展中开始思考走自己的路,创造本土视角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与管理新经验。

上述10个方面的重大成就既包含了高校办学规模、财政投入、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数据指标,也反映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教育立法与教育观念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范式和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坚持开放包容、涵养中国特色、回应人民期待的高等教育发展观[14]。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总结与分析

1. 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实践中探寻教育发展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充分激活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经验。

(1) 在实践中不断探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注重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实践,高等教育不断出现新形势、新问题,理论的创新为化解高等教育矛盾、推动高等教育实践创新注入了活力。同时,理论也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从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的“三个面向”战略思想、培养“四有”新人,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九个坚持”,全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培养适应时代变革的各类人才。理论创新引导着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内而外释放新动力、开创新局面。

(2) 坚持改革创新,从外延式规模扩张到内涵式 发展深刻转变。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朝着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长期走外延式发展道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方式,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充分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基础上更注重发展各级高校内在潜力的挖掘。这一转变是从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走出来的,是高校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在机遇中迎接挑战,从而实现办学质量提升应该充分重视的宝贵经验,应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中长期坚持。

(3) 建设质量文化,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 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一切成果的中心思想是围绕质量建设,紧紧守住质量发展中心线,产生并不断完善了以质量保障制度为引领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40多年来,质量建设始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心问题和重要任务,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障。围绕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各级各类高校先后形成了质量保障机制、质量管理机制、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和质量文化内涵式发展新模式。同时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的核心要义,引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不走样、不跑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质量建设的硬件设施短板已基本补齐。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qikandaodu/2021/0115/1014.html

上一篇:可拓分析与决策的应用研究:以高校招生体系为
下一篇:论四川旅游学院“5+10+N”立德树人育人体系的

高教学刊投稿 | 高教学刊编辑部| 高教学刊版面费 | 高教学刊论文发表 | 高教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