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成就及对“双一流”(7)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推动“双一流”建设,要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格局,不断拓宽对外开放的视野与规模,在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中汲取经验,向世

推动“双一流”建设,要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格局,不断拓宽对外开放的视野与规模,在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中汲取经验,向世界提出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范式,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不断引领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中心。

此外,“双一流”建设要以学科间的协同创新作为关键推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国内高校间合作以及校内联合攻关,对交叉学科群和学科攻关团队的多方面支持,培养造就更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实现加强新工科建设、加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齐头并进,在实践中以改革作为第一动力,以创新作为第一引擎,以协同创新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中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根本经验有着强大的引领性、扩张性和导向性,必将为“双一流”建设战略稳健发展、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重要启示,有助于高等教育事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形成特有的“中国范式”。

[1] 袁振国.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作[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 (4): 1-17;162.

[2] 朴雪涛.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大学理念变革的逻辑、样态与前瞻[J].中国高教研究,2018(9):14-19.

[3] 杨登才, 刘 畅, 李 杰.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路径探析[J]. 中国高校科技, 2018(4):10-12.

[4] 江 波. 质量保障:从管治到治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治理体系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9(3) : 2.

[5] 王 勇.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7):39-40.

[6] 钟秉林, 王新凤. 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8):7-1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QS最新排名: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实力世界第八[EB/OL]. http:///m/zhzc/2//Document//.htm,2016- 05-19.

[8] 张梦琦, 刘宝存. 新时代我国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政策走向: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解读[J].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1):25-32.

[9] 陈纯槿,郅庭瑾.世界主要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规模与配置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77-85;10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 http:///jyb_xxgk/s5743/s5744// 09_ .html, 2020-07-09.

[11]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jrzg/2010-06/06/content_.htm,2010-06-06.

[12] 苏永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演进、全球扩散与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38(12):1-11.

[13] 安 卓,杜瑞军,陈 燕,等. 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现实挑战及未来走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9学术年会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50-56.

[14] 黄小芳.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评价的理论及实践探索[J].江西社会科学, 2019(9):239-246.

[15] 刘 强. 从质量管理到质量治理: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创新图景[J]. 当代教育科学,2019(7):55-60.

[16] 刘 尧. 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径选择[J]. 现代教育科学, 2016(10):1-6.

[17] 刘 强.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学科评估的价值冲突及其调适[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1):43-48.

[18] 张继平, 徐桑梓. “双一流”建设视域中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变迁与冲突[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1):37-42.

[19] 冯晓丽. 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的和谐变奏[J]. 高教探索, 2019 (4):37-40;60.

[20] 陈中润.基于高等教育问责理论的“双一流”建设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7):5-8.

[21] 祁占勇,李 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与理性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18(4):20-2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起到了人才和智力的重要支撑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我国已逐渐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本文分别从发展与成就两大主线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4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进行详细梳理,在总结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归纳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规律与经验,为“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启示。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中国之路高等教育事业的变革是改革开放的先声,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和影响全局的关键支点。在40多年的探索前进中,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总体上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趋势,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探索跃进、追赶超越的奋斗史。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就是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国家逐步富强、民族持续振兴和人民更加幸福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中国之路在实践中形成了“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双优先”模式[1]。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序幕。从1978年“教育本质”大讨论开始,高等教育事业逐渐回归“育人”的初心和本分,并围绕“教育本质”着手进行全面重建;同年,为了摆脱受政治运动影响造成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停滞不前困局,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扩大派遣留学人员,要大胆地派,要成千上万地派。”在“三要”精神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对外开放时代,这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条件[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两个中心”的思想,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扩大,高等教育事业质量发展开始进行本土视角下的创新探索。199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展望21世纪,明确提出高等教育事业以质量发展为中心,并对质量管理的措施与标准进行了详细划分,提出将高校作为质量保障与管理的主体,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提供了主体性保障。自1998年发起“985”工程以来,创新成为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更加重视补齐高校质量发展中的硬件设施短板,使我国高校办学设施与条件在短期内有了较大改善;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实施,系统阐述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高等教育事业对外开放进行了法律保障,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2010年,教育部印发《留学中国计划》,为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加强中外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稳步推进海外学子来华留学、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的发展定位,2011年,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制定“2011”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旨在以多学科协同创新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建立起高校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深刻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对外开放格局转型,更加注重世界与中国相互了解的双向互动,更加突出开放包容。党中央提出“双一流”建设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探索中走上了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3]。质量建设由外部保障型、全面控制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型、价值建设型。此外,《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中国特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前提,这既是坚定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深刻凝练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质量发展取得一切成就的先决条件[4]。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在发展中取得了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成就。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对外开放格局由“走出去”向“引进来”持续转型;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对外开放角色由“参与者”向“主导者”更快转变;在中国倡导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逐步开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互惠互助合作,逐步实现高等教育模式的互鉴互融,共建共享;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的中国声音越来越响,高等教育的中国范式架构已大体成型,并逐渐走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央,高等教育事业的对外开放由“借力发展”向“助力前行”发生深刻转型[5]。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就具体可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1. 在学规模稳步提升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为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稳步提升,从1978年的86.7万人上升至2019年的4 002万人,增长约46.2倍,跃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超过50%,这标志着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门槛[6]。与此同时,伴随着在学规模“由精英化阶段—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办学实力也在持续增强。根据全球高等教育权威QS全球教育集团最新发布的全球高等教育系统实力排名显示,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实力位列世界第八名、亚洲第一名[7],实现了规模与实力的同步提升。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不断落实,中国高等教育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将从1.1亿减少到0.75亿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60%以上。由此可见,到2035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规模将位列世界首位,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也将从13.85年达到15年,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8]。这一发展前景对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进程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持续提供人才的重要支撑。2. 财政投入不断增加1978年以来,我国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处于上升状态,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后,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每年均达到4%以上[9]。就高等教育而言,我国政府不仅在经费投入方面位居世界前列,高等教育成果产出也表现不俗,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与产出的比例已位列世界第二,与世界第一名美国的差距已很微弱[10],高等教育的系统优势、财政投入等指标近三年均持续走高,政府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财政投入力度已达到了年增长1%。此外,在教育公平方面,政府投入的经费惠及了各级各类高校,使得高校在人才引进、教学科研、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后勤保障等方面均有更多的经费支持,有力推动了办学规模的扩大。高等院校数量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已达到3 005所[11],为各地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人才特色化培养提供了新的续航力。3. 人才供给服务社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桥头堡,为改革开放事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人才资源。我国人才资源总量持续提升,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显示,截至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将增加到1.8亿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将提高至16%[12]。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达36.8%,人才使用效能被充分激活。由此可见,在总量规模及效能贡献方面,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等教育事业培养的人才可基本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才需求。同时,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人才素质稳步提升,为“卡脖子”的关键领域输送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技能型人才在劳动者中占比也持续增加,各行业女性人才比重不断上升,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适龄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占比超过20%。近年来,党中央大力推动高校与社会联动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格局,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也逐年上升,至第14名。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国的人口红利已逐渐转化为人力资源红利,必将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4. 对外开放变革转型坚持对外开放是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留学事业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外出留学人数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源国。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加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吸引了大量留学生来华求学,目前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数量逐年增加,近三年已超过在华留学生总量的60%。我国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此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超过七成的外出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不断引入国际先进标准,使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并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快速接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由“引进来”向“走出去”发生着深刻转变。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变轨超车机遇期,“一带一路”战略的蓬勃发展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更好地“走出去”,向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中国智慧。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积极开放、互鉴交融、协同发展、助力携行”的国际化格局。5. 本科教育地位凸显经过长期发展,目前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已达到92个专业类,61 501个专业点,形成了专业齐全、类型多样、区域匹配的格局。目前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计4 054个,实现了省域、学科、专业类“三个全覆盖”。这是在40多年的本科教育发展中形成的“以本为本,本科立人,本科立校”观念充分渗透于各级各类高校的重要体现。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供给体系,始终是高等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我国高校始终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学科建设、教学管理体系、就业指导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持续改革。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通识课程建设、专业教育管理、实践教学培养等举措,使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具备创新精神、掌握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让教师安于治学、乐为人梯。6. 研究生培养体系日益健全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在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也得到了长足改善,尤其体现在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提升,研究生培育的门类与层次均不断丰富。在以质量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引领下,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质量保障等方面不断探索。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针对不同学科门类分别设置了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学位层次,各学位层次均包含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类别及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各级各类高校结合当地社会发展与高校自身发展需求,持续出台激励措施引导研究生在科研中不断创新。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与提升形成了由教育部、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齐抓共管的局面,产生了多元管理、自主管理、分级管理的新形势,充分激发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各方主体活力。在教育部与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形式多样的校企联合培养、校际联合培养、研究生科研课题申报等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建设的举措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7. 质量不断提升质量始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问题。为不断完善质量建设,党和国家充分凝聚社会力量,在发展中形成了“以高校发挥主体作用,政府进行办学主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与管理模式。40多年来,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与管理的各要素间结构关系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规制走向赋能、从外部保障管理走向教育质量内生建设,形成了多元参与、分级管理、全面保障的质量建设格局。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注重扩大办学规模、补齐硬件短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引入国际标准,将其作为检验工作的衡量标准。并通过借鉴西方先进标准,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发展与管理的开放水准,大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追赶中基本达到国际水平。8. 教育立法逐渐完善为牢牢守住质量发展中心线,防范和规避质量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伴随高校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政策与法规相继出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规范化、法制化的新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正式实施以来,高等教育领域的各种法律关系进入全面形成及规范期,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完善,在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结束了高等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走向维度张弛合理、坚持公平公正、依法依纪问责的政策法规全面建设阶段,为高等教育“问责式”质量管理在民主、质量、法制和效率维度的价值取向上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同时,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平衡高校内部权力关系,促进高校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及学术权力的合理融合起到关键协调作用。对于维系高校与社会契约关系、划分高校自治边界、规范政府权责区域起到重要约束作用,进一步确保高等教育事业持续稳定繁荣发展。9. 教育观念深刻转变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开放始于观念的转变[13]。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拓宽,高等教育观念转变逐渐深化。从“为经济建设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观念的转变来之不易。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需求高度契合,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念主导下,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得以提升。通过施行素质教育,使教育回归初心,为大学价值观的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在包容并蓄中为广泛进行思想解放、全面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与管理提供了西方经验;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变革,引领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性深刻转型。上述变革推动着社会持续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属性,也在此基础上推动着新一轮教育观念变革。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改革作为第一动力、创新作为第一引擎,不断变革高等教育发展与管理的质量观。更加注重在扩大对外开放和高校内涵发展中融入本土元素、彰显中国特色、培育质量文化、服务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将高等教育的中国理念带入世界教育中心。10. 教育科学持续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学的持续繁荣,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从专业向学科的发展、学科门类不断丰富、学科外延广泛扩展、学科定位更加精准、多学科群协同创新建设稳步推进。与之对应的教材建设由“一本书籍统天下”向“知识、素养、能力”三位一体转变。图书馆建设也以服务学科建设为宗旨,在功能及资源上持续扩展。此外,教育科学的持续繁荣,也体现在教育科学研究走出课堂、实验室,走向基层。在“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需求下,为繁荣发展教育科学,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在工作中更加尊重学术发展规律,通过严格把控选题导向、不断提升科研质量、大力倡导成果转化、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完善调整工作机制等内容,增强教育科学质量管理规范性,为加快培育出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科研成果提供全方位保障,激发各要素活力。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建设特色专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着广泛而深远的作用,带动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教育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国际经验和我国社会发展需求为重要考量,促进了资源建设和深化应用,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提供原始动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科学的繁荣发展中开始思考走自己的路,创造本土视角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与管理新经验。上述10个方面的重大成就既包含了高校办学规模、财政投入、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数据指标,也反映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教育立法与教育观念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范式和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坚持开放包容、涵养中国特色、回应人民期待的高等教育发展观[14]。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总结与分析1. 内部因素从内部因素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实践中探寻教育发展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充分激活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经验。(1) 在实践中不断探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注重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实践,高等教育不断出现新形势、新问题,理论的创新为化解高等教育矛盾、推动高等教育实践创新注入了活力。同时,理论也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从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的“三个面向”战略思想、培养“四有”新人,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九个坚持”,全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培养适应时代变革的各类人才。理论创新引导着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内而外释放新动力、开创新局面。(2) 坚持改革创新,从外延式规模扩张到内涵式 发展深刻转变。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朝着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长期走外延式发展道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方式,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充分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基础上更注重发展各级高校内在潜力的挖掘。这一转变是从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走出来的,是高校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在机遇中迎接挑战,从而实现办学质量提升应该充分重视的宝贵经验,应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中长期坚持。(3) 建设质量文化,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 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一切成果的中心思想是围绕质量建设,紧紧守住质量发展中心线,产生并不断完善了以质量保障制度为引领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40多年来,质量建设始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心问题和重要任务,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障。围绕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各级各类高校先后形成了质量保障机制、质量管理机制、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和质量文化内涵式发展新模式。同时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的核心要义,引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不走样、不跑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质量建设的硬件设施短板已基本补齐。2. 外部因素从外部保障看,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逐步实现变轨超车,走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央,主要受三方面原因的调控与引导。(1) 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中国特色、形成中国范式。坚持中国特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一切成果的根本前提。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是在国际化进程中通过对外开放不断引入西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后,历经效仿西方、批判吸收、本土融合三个不断超越、层层递进的过程而形成的。因此,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本身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是高等教育不同发展范式碰撞交融、本土演绎的产物。但国际化并非去中国化,相反,应牢固树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重要理念,坚持中国特色,坚持古为今用;在对外开放中秉持开放包容精神,通过“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引领,实现沿线各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互通、互鉴、互融、互惠”,打造高等教育发展共同体。(2) 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培养人才、提升办学规模。坚持服务于国家需求,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多年来,高校的发展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建立新院校、开设新专业、扩大办学规模、重点引进和培养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人才支持。在国家重大战略与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国务院、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激活高等教育发展动力,并配备专项资金为高校提升办学规模予以大力支持,为高校找到了发展方向与突破口。(3) 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对标国际质量 标准与评价标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深化,为我国引进了一系列国际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与世界接轨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构建了自外而内的质量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与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了高等教育质量互认、质量评估合作,也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规模扩大提供续航力。因此,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绝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坚持对标世界一流,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制度、行为、标准、目标等方面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对“双一流”建设路径的启示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是党中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一切成就的高度升华,是高等教育事业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15]。在“双一流”建设的实现路径中,应充分吸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并在改革实施路径中充分推广,同时注意规避教训,应努力实现有灵魂的质量提高、有方向的水平提升、有坐标的内涵发展、有特色的“双一流”建设。1. “双一流”建设在路径规划中要避免陷入观念滞后的传统发展习惯,做改革创新的超前谋划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但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可以看出,高校在改革发展的路径规划中,对发展理念、发展思维的创新变革滞后于办学规模的改变。因此,当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要深刻吸取以往观念滞后的教训,充分做好“双一流”建设的路径规划,避免陷入“身体进入普及化阶段,头脑处于大众化阶段,思维仍在精英化阶段”的圈子。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产业变革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要彻底摒弃以往因循守旧、思维滞后、等待国家政策的发展观念,主动出击,超前谋划,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全面做好发展规划,推进学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学科的建设水平,对课程教学中落后的方式与内容及时更新,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技能型劳动人才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进、专业建设等重点工作中超前谋划,及时跟进形势的发展。2. 高校在瞄向“双一流”建设的改革路径中要 注重资源精准投入,避免往“一头沉”、吃“大锅饭”、搞“一刀切”多年来,我国高校注重科研经费、人才引进经费的大量投入,师资与科研实验用房分配也普遍向优势学科倾斜,一些高校甚至盲目跟风,没有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对经费、科研实验设施及师资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了本科教学经费不足、教授抢占科研资源、青年教师忙于科研不研修教学课程等形式多样的“一头沉”问题。以上问题的不断积累为高校办学特色化发展、集中力量完成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制约。为化解阻碍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些高校采用吃“大锅饭”的方式,把资源集中进行配置,或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将经费配比和师资配置进行划分。但从相关措施的效果来看,难以解决制约高校发展的内部矛盾。因此,在“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中,高校必须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对制约自身发展的关键矛盾“把脉问诊”,并对经费、科研实验设施及师资进行精准投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效能产出。3. “双一流”建设路径的可行性评价标准要注重人才培养的产出导向,走出盲目追求各类指标、排名的误区目前我国高校十分注重权威机构排名、高水平论文产出、科研项目数量等指标的表现,在指标上争创国内领先、努力与国际一流接轨,但忽视了对立德树人成效的关注,从而片面化地对高校发展改革的路径进行评价。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双一流”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主线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各级各类高校要建立以人才培养产出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把人才培养质量摆在评价的首要位置,以立德树人成果作为师资评价、绩效奖励的重要参照和“双一流”建设路径可行性的评估依据。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输出导向,将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使用效能作为检验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4. “双一流”建设要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国特色为根本前提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一流大学在具有共同特征的同时,本质区别在于更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底色和办学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深刻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在实践中应努力做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四个自信”的精神支柱、明确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做好这些内容,我国“双一流”建设战略便能够蹄疾步稳、行稳致远,并显著区别于世界其他一流高校,向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范式。此外,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战略要在遵循核心要义的根本前提下,形成中国特色质量评价机制,从而符合我国国情、能够科学全面评价“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质量[16-17]。要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全面比较,既避免关起门来发展,也防止被国际标准乱了阵脚。5. “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本为本,以学科协同 为关键推动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后,高等教育战线已明确将本科教育定义为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纲举目张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便没有一流的大学,这是面向“双一流”建设战略概括出的重要论断,也是由本科教育的属性和地位决定的。本科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以本为本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的认识在进步中达成了共识,并且在各国高等教育的独特实践中产生了相同的趋势[18-19]。在本科教育中,高校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以本科教育引领“双一流”建设朝纵深方向推进,通过课程改革、学生管理改革、学籍管理改革、专业建设水平提升、课堂革命等方式重塑高校教育教学形态,提高本科教育水平。6. “双一流”建设要推动质量发展,以质量文化 为内生动力“双一流”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围绕质量中心线建设发展的高度升华,也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等教育顺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写好“奋进之笔”的重要时期,政府、高校和社会更加注重以质量发展引领“双一流”建设。联合国第二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指出,在当代高等教育中,质量保障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必须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着眼于“双一流”建设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需求,高等教育质量已由传统的“千校一面”发展成为多样化、特色化[20-21]。因此,高校要继续保持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促进高校形成质量文化。以质量文化引领的内涵式发展新模式,是迎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支撑,是服务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是破除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关键举措。以高校为主体建立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新模式,实现质量文化建设从规制到赋能,从根本上激发高校自身动能,朝着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化道路自主前进,是高校结合自身优势、服务地方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全新发展方式。7. “双一流”建设要坚持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并以学科协同为关键推动推动“双一流”建设,要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格局,不断拓宽对外开放的视野与规模,在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中汲取经验,向世界提出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范式,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不断引领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中心。此外,“双一流”建设要以学科间的协同创新作为关键推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国内高校间合作以及校内联合攻关,对交叉学科群和学科攻关团队的多方面支持,培养造就更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实现加强新工科建设、加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齐头并进,在实践中以改革作为第一动力,以创新作为第一引擎,以协同创新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中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根本经验有着强大的引领性、扩张性和导向性,必将为“双一流”建设战略稳健发展、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重要启示,有助于高等教育事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形成特有的“中国范式”。参考文献:[1] 袁振国.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作[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 (4): 1-17;162.[2] 朴雪涛.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大学理念变革的逻辑、样态与前瞻[J].中国高教研究,2018(9):14-19.[3] 杨登才, 刘 畅, 李 杰.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路径探析[J]. 中国高校科技, 2018(4):10-12.[4] 江 波. 质量保障:从管治到治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治理体系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9(3) : 2.[5] 王 勇.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7):39-40.[6] 钟秉林, 王新凤. 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8):7-1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QS最新排名: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实力世界第八[EB/OL]. http:///m/zhzc/2//Document//.htm,2016- 05-19.[8] 张梦琦, 刘宝存. 新时代我国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政策走向: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解读[J].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1):25-32.[9] 陈纯槿,郅庭瑾.世界主要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规模与配置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77-85;10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 http:///jyb_xxgk/s5743/s5744// 09_ .html, 2020-07-09.[11]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jrzg/2010-06/06/content_.htm,2010-06-06.[12] 苏永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演进、全球扩散与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38(12):1-11.[13] 安 卓,杜瑞军,陈 燕,等. 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现实挑战及未来走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9学术年会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50-56.[14] 黄小芳.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评价的理论及实践探索[J].江西社会科学, 2019(9):239-246.[15] 刘 强. 从质量管理到质量治理: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创新图景[J]. 当代教育科学,2019(7):55-60.[16] 刘 尧. 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径选择[J]. 现代教育科学, 2016(10):1-6.[17] 刘 强.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学科评估的价值冲突及其调适[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1):43-48.[18] 张继平, 徐桑梓. “双一流”建设视域中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变迁与冲突[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1):37-42.[19] 冯晓丽. 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的和谐变奏[J]. 高教探索, 2019 (4):37-40;60.[20] 陈中润.基于高等教育问责理论的“双一流”建设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7):5-8.[21] 祁占勇,李 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与理性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18(4):20-26.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qikandaodu/2021/0115/1014.html

上一篇:可拓分析与决策的应用研究:以高校招生体系为
下一篇:论四川旅游学院“5+10+N”立德树人育人体系的

高教学刊投稿 | 高教学刊编辑部| 高教学刊版面费 | 高教学刊论文发表 | 高教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